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敦煌文化、丝路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交相辉映,历史文化悠久、类型多样、底蕴深厚、特色鲜明。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甘肃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支撑、精神支撑和文化支撑。
文化强省建设成效
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取得新成效。近年来,甘肃实施各类文物综合保护利用项目1800余个。夏河县白石崖溶洞丹尼索瓦人起源和演化进程研究取得突破。五泉山建筑群、南佐遗址、伏羲庙等文物进行有效保护。建成甘肃省石窟寺监测预警平台。完成大地湾F901遗址环境整治并对外试开放。实施昌马石窟环境整治,对马蹄寺石窟进行数字化保护利用。举办“如意甘肃 多彩非遗”“非遗购物节”“非遗过大年”等宣传展示活动。截至2024年6月,全省确定非遗代表性项目8119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3049人。
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全省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达248个,每10.08万人拥有1座博物馆,居全国第二。实现全省144个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104个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实现“三馆一站”全覆盖,为农村居民提供丰富的文化服务。甘肃简牍博物馆建成开放。全省共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87个、实践所1356个、实践站17395个,在全国率先实现中心(所、站)全覆盖。
文化产业发展开创新局面。把文旅产业作为全省十大生态产业的首位产业来培育,先后印发多项政策法规,为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举办文旅招商引资推介会,吸引国内外优质企业投资甘肃文化产业。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2023年开展文旅招商引资活动407场,引进500强企业5家,签约资金388.5亿元。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科技、金融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培育文化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文化产业园区、文化产业基地,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
文化旅游融合展现新活力。近年来,甘肃省文旅市场持续火爆,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均实现显著增长。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甘肃省乡村旅游接待游客达到8445.37万人次,同比增长11.67%,旅游收入远超全国平均水平。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张掖丹霞等多个热门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甘肃社火”“天水麻辣烫”等文化现象爆火出圈,2024年11月甘肃文旅在“长城奖—文旅好品牌”国家级商业类广告最高奖项中获得唯一金奖,再一次提升了甘肃文旅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对外交流取得新突破。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成效明显,成功举办第五、第六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进一步提升敦煌文博会国际化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公祭伏羲大典、“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等国际性活动,展现了甘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全新的时代形象。与“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深入开展交流合作。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配合国家外交活动,多次赴美、法、德、日、韩等国演出,《乐动敦煌》《千手千眼》等旅游驻场演艺实现常态化。以敦煌艺术、丝绸之路、彩陶文化为主题的特色精品主题展览走向世界。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还需要加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平衡,设施配置不均衡,建成的部分设施利用率有待提高。比如农家书屋闲置,城市图书馆、阅览室一座难求。学校、社会健身场地设施向公众开放办法不多、力度不大,群众体育健身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文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存在弱项短板,通景道路、集散中心、观景台、旅游厕所、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历史文化需要进一步挖掘,特色文化标识建设空间大。红色文化资源利用不够系统深入,创新不足,活化利用水平不够高。博物馆、纪念馆讲解词内涵不足,文化故事挖掘不够丰富。名城名镇和名村保护工作还需加强。演艺、娱乐、艺术品、影视出版等文化领域的领军企业少,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小。
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建议
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强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持续推进全省公共文化场馆改造升级、达标创优。建成满足城乡居民对高品质文化生活新期待的“小而美”的“城市书房”,提升基层公共文化场馆服务能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营水平。支持有条件的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拓展文体旅游体验功能,打造新型旅游目的地,促进文化空间赋能旅游空间。实施好国家智慧图书馆、博物馆体系建设项目和公共文化云项目等公共文化数字化重点工程。面向电视机大屏和移动端小屏以及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场所,大力发展线上线下、在线在场的“沉浸式”“互动式”体验。依托公共文化云平台,培育数字文化服务品牌,促进供需在“云端”“指尖”对接。
深入挖掘文化价值,提升文化遗产利用水平。提炼敦煌学、简牍学等特色人文社科研究成果,深入挖掘这些成果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科学价值。加强与国内外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开展文化遗产的学术研究,提升甘肃文化遗产的学术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构建文博单位、相关高校和专业机构共同参与、多学科合作的文物内涵价值挖掘研究阐释体系,整体提高研究能力水平。依托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打造具有甘肃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利用文化遗产元素开发文化创意产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格局。
坚持守正创新,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全面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推动莫高窟、麦积山等重要石窟的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及展示利用工程,提升甘肃“石窟艺术之乡”的整体美誉。通过数字化手段,如建立流失海外敦煌文物大数据库及数字资产管理平台,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数字化共享。同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深度连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鼓励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依托甘肃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加强高水平文学、影视、音乐、曲艺、舞蹈、剧目以及纪录片创作,形成更多标志性文化成果。以《丝路花雨》为标杆,再造舞台剧目新高峰,再创陇原文艺新辉煌。支持读者出版集团、甘肃文旅集团等头部企业,培育壮大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形成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力量。推动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打造集文化创意、技术研发、产品制作、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产业集聚区。加强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如文化旅游、文化科技、文化金融等。(文/甘肃省经济研究院 周弘 高春明 贺彩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