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临夏州文化和旅游工作情况

来源:临夏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报送单位:节会与宣传推广科 发布时间:2024-01-18 10:11 浏览次数:
字号:
收藏

一、基本情况

临夏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设10个职能科室(办公室、政策法规科、公共服务与艺术科、产业发展与市场管理科、资源规划与乡村旅游科、文物保护管理科、节会与宣传推广科、广播电视科、科技信息与统计科、项目管理科)。下设11个事业单位,其中,正县级2个(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心、州民族歌舞剧团)、副县级2个(州博物馆、州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正科级7个(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州文化馆、州图书馆、州美术馆、州电视调频微波转播台、州文物考古研究所、临夏孔德良美术馆)、企业1家(州影剧院)。

临夏州现有图书馆9个(州级1个、县级8个),文化馆9个(州级1个、县级8个),美术馆3个(州级1个、县级2个),博物馆(纪念馆)16个(国有14个、非国有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23个、街道综合文化站7个、乡村舞台1150个。各类文物遗址829处,其中世界级遗址点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81处;馆藏文物藏品48055件,其中一级文物135件、二级文物752件、三级文物5469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1项、代表性传承人9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9项、代表性传承人39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48项、代表性传承人327人。

全州现有各类景区景点143处,其中国家A级旅游景区43处,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永靖刘家峡国际滑翔营地、和政桦林万兽谷、临夏市八坊十三巷、积石山大墩峡等11家景区入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州现有星级酒店15家,旅行社2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处(八坊十三巷)、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1处(八坊十三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镇1个(临夏市折桥镇)、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5个(折桥村、马家庄村、钱家村、纳沟村、咀头村)、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21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永靖县、临夏市、和政县)、省级文旅振兴乡村样板村19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2个(临夏市、永靖县)、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刘家峡、松鸣岩、折桥湾),地图标注的旅游厕所152座。

二、目标任务

2024年,临夏州文旅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州关于文旅产业发展的一系列安排部署,全面贯彻州委十三届七次全会暨州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打造“五个区”、建设“六个临夏”奋斗目标,以打造文旅百亿级首位产业为主要任务,多措并举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切实推动各项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州文旅产业融合步伐全面加快、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宣传推介有声有色、要素保障持续优化、旅游市场火热、旅游消费增长旺盛。力争全年接待游客3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64.78亿元。

三、重点工作

(一)实施项目建设提升行动。科学谋划储备项目,及时学习领会国家和省上最新投资政策和支持方向,瞄准投资导向、发展前沿、短板弱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公共服务、产业培育等方面,科学谋划实施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效益好的优质文旅项目。重点谋划储备永靖刘家峡旅游度假区文旅基础设施建设、临夏县槐树关文旅康养基地(星级酒店)、东乡县毛沟泥浴康养中心建设、广河县齐家文化展示展演(考古体验)中心建设、积石雄关大禹导河公园等总投资45.5亿元61个项目,争取中央、省上有关资金支持和鼓励撬动民间资本投资。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继续实行重点项目“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和重点企业包抓联制度,建立健全重点文旅项目州级领导包抓机制,按照重点项目“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抓到底”原则,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问题,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早日发挥效益。加快临夏松鸣岩大中小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和政古动物化石研究和展示中心、永靖县百年枣园美好生活共创集群、康乐县旅游大通道一级驿站基础设施建设(二期)等25个续建项目建设进度,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推动永靖太极镇孔寺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康乐八松乡生态旅游项目花儿民宿(二期)、和政星语云端旅游景区建设(二期)等29个新开工项目按期开工。

(二)实施招商引资突破行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抓住用好省上一系列政策机遇,深入实施“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坚持“走出去”招商,多批次组织人员到协作市区、发达地区和重点客源城市开展推介招商活动。坚持“请进来”洽谈,邀请省内外知名文旅企业来临夏州考察调研、协商合作,争取更多文旅企业落户临夏州,招商引资取得突破性进展。用好济南、厦门东西协作及沿黄四市州旅游联盟、青海海东市协作平台机遇,积极参加兰洽会、厦交会等活动,开展靶向推介、精准招商,提高招商成效。重点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完成投资增速、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完成率、签约项目开工率、资金到位率。加强对临夏县莲花湖景区综合开发一期建设等总投资57.3亿元、35个已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督促指导。加快培育文旅市场主体,坚持市场化方向,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产业要素,积极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文旅行业领军企业,培育壮大一批竞争力强的文旅龙头企业,催生一批有潜力的文旅中小微企业,支持酒店宾馆民宿建设和旅游餐饮业发展。适时引进知名旅行社、网约车、汽车租赁、房车营地、文创产品生产等相关企业,提升文旅关联产业服务能力水平。统筹整合各类文旅商品销售渠道资源,组织州内文旅企业积极参加产业博览会,旅游商品大赛等活动,鼓励企业在旅游景区、宾馆酒店、特色商业街、商场、中心城区主要干道、旅游聚集区和集散中心交通枢纽等区域设立旅游商品销售门店,支持旅游商品企业开设网店,实现线上线下同步销售,扩大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市场销售额。

(三)实施基础设施完善行动。推进旅游景区提档升级,按照规范化、特色化、差异化、品质化、智慧化方向,州上重点建设打造和政古动物化石主题乐园(探秘、研学主题)、临夏市八坊十三巷民俗街区(民俗、美食体验主题)、永靖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宗教文化、徒步探险主题)、东乡县布楞沟红色旅游景区(红色、民俗主题)、刘家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水上运动、休闲度假主题)、和政松鸣岩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康养休闲、冰雪运动主题)六大旅游景区(板块)。持续完善永靖刘家峡旅游度假区文旅基础设施,加快炳灵寺5A景区旅游环线塔坪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建设进度,守好用好宣传好5A级金字招牌。加快推进和政古生物化石文化旅游区创建5A级旅游景区进程,发挥和政古动物化石研究和展示中心功能,丰富研学课程,争取通过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加快实施大墩峡4A景区生态智能停车场、临夏市人民红园民生工程、和政县宁河古城、太极岛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景区提质扩容项目,不断完善景区旅游道路、标识标牌、环卫、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打造高品质特色景区,争取年内创建新增一批A级旅游景区。促进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积极引导乡村振兴、商务、招商、发改等部门重点项目向旅游风情线沿线倾斜。在太子山旅游风情线、环炳灵湖、黄河沿线布设一批旅游标识牌、导览图,通过完善停车场、公共厕所、观光路、标识牌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争取纳入第四批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县、文旅振兴样板村申报创建序列,打造一批生态优美、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标杆村。优化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持续培育打造特色鲜明、市场影响力较强的精品民宿,指导野望阁、草甸民宿、黄河三湾、花儿民宿等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服务品质,争取成功创建一批国家等级民宿。鼓励发展特色农家乐,评定一批业态多元、服务一流的星级农家乐。积极争取多渠道资金支持,鼓励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有效利用资源普查成果,详细摸清全州旅游资源总量规模、品质级别,巩固旅游资源普查成果,完善资源普查数据,建立以州、县(市)行政区划为单元的旅游资源数据库,形成发布普查报告、旅游资源图件、图册等理论成果,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促进普查成果有效转化利用。持续推进景区智慧化建设,采取“第三方投资建设运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争取实施临夏州智慧旅游建设项目,构建全州智慧旅游一体化发展新模式,实现智能化服务、精细化管理、精准化营销。争取4A级及以上景区全部接入省级智慧文旅监管平台,3A级及以上景区接入州级平台。

(四)实施文旅产品丰富行动。加快产业融合步伐,做好旅游延伸和“旅游+”工作,不断推进旅游与文化、农业、工业、体育、商贸、康养、研学、交通、互联网、地产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依托雪山、森林、草甸、山花、石海等生态旅游资源以及化石、彩陶、牡丹、民俗等文化资源,进一步开发康乐县草长沟、临夏县云上河州、永靖县黄河三湾等精品景点,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商学养闲情奇”打造休闲度假、农耕体验、农事研学、花卉栽培、亲子采摘等旅游业态。依托河州牡丹、永靖郁金香、康乐香水百合等花卉资源,推出花卉干花、牡丹玫瑰精油、丹皮赤芍中药材、彩陶复制品等伴手礼产品。围绕“河州味道·临夏美食”,推出东乡贡羊、康乐牛排、八宝盖碗茶、果汁保健品等康养膳食产品。持续举办篮球赛、滑翔赛、滑雪锦标赛等品牌赛事。建设一批科普、观赏、体验、励志、文化型的研学旅行基地,策划推出红色研学、化石研学、彩陶研学、非遗研学等研学产品。开发滑冰滑雪、溜冰嬉雪、冰雕雪雕观赏、民族民俗体验等冬季文旅产品。提升文旅消费能力,鼓励支持景区等文旅企业设立农特产品展销点,销售农特产品。挖掘文化资源,强化蛋雕、雕刻葫芦等非遗技艺传承,研发生产具有临夏特色、价格合理、适销对路的文创产品。进一步开发黄河、大夏河两岸山水景观带和4A级景区,推出乘船夜游黄河三峡、夜观大墩峡冰瀑、夜赏法台山灯景、山水实景演出等游乐赏玩项目,以临夏市八坊十三巷和“河州味道”美食文旅街、永靖县福门城市广场、康乐县胭脂湖景区、临夏县河州苑、和政县龙吟湖及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广场等区域重点发展文旅夜经济,合理布局打造夜间美食街、烧烤街和酒吧街,鼓励商场超市、购物中心、文化娱乐、健身运动等门店,延长夜间营业时间,增强夜间购物消费活力;举办夜间文艺演出、非遗展演、体育赛事等活动,推出一批夜间网红“打卡”地,激活夜间文旅消费,不断丰富夜娱文化体验活动。

(五)实施文化资源保护行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争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考古中国”项目支持,扎实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做好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开展文物调查、申报、认定、登记、定级、公布等工作,全面摸清全州文物资源底数,完善全州文物资源数据库。持续开展“陇原记忆”和全州文物藏品征集工作。落实文物安全责任制,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开展文物安全专项检查。推进新庄坪遗址考古勘探,加快齐家坪、半山、林家遗址黄河文化史前遗址公园展示利用等10个在建文物保护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实施州博物馆馆藏陶制金属文物保护修复、东公馆保护修缮,临夏市、东乡县、广河齐家博物馆陈列展览等文物保护项目。提升州博物馆720VR全景展示和文物数字化展示服务,协调指导齐家文化发现100周年齐家文化博物馆陈列展览项目资金申报工作,争取举办齐家文化发现100周年相关文化活动。围绕“5.18国际博物馆日”等开展丰富生动多彩的主题展览、宣传等活动。强化非遗保护传承,完善非遗档案和数据库,健全国家、省、州、县(市)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体系,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做好临夏州花儿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积石山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争取完成《临夏州花儿保护条例》修订,加快非遗产品市场化进程,提升非遗工坊建设水平,持续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过大年”和非遗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等活动。

(六)实施公共服务拓展行动。提升公共服务综合水平,持续推进州县乡村四级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盘活用好各类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提升数字化、智慧化建设水平,充分发挥各级文化场馆阵地作用。繁荣文艺精品创作,坚持自创与外创相结合,引进国内文艺精品创作领域的当红齐天、星球研究所等头部企业,拍摄、创作、编排一批体现临夏特色的宣传片、纪录片、专题片、动漫产品、微视频、歌曲、书画等文艺作品。争取拍摄一部网剧、唱响一首歌曲、编排一台剧目。实施好公共文化云和智慧图书馆建设等项目,开展第六次全国文化馆和全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持续开展图书文献、书画作品捐赠征集工作,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丰富全民阅读、艺术普及、数字化服务等内容形式,广泛开展“戏曲进乡村”“送文化下乡”、广场舞大赛、书画摄影展、阅读朗诵会、元旦春节晚会等群众文化活动,增加针对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文化服务供给,举办好2024年迎新春社火汇演和“边塞甘肃·丝路长风三千里”——“花儿临夏·临夏诗会”等特色活动。推动广电事业全面发展,持续推进兰合铁路(临夏段)沿线广电线路迁改工程项目建设,争取早日迁改完成。加强“村村通户户通”运营维护,做好设备调试安装、检修维护等跟踪服务。持续开展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整治,健全联动机制和联合执法制度,严厉打击整治“黑广播”“灰广播”等违法犯罪行为。继续提高广播电视服务水平,强化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安全保障,完成重点时段、重大活动、重要节点等重要保障期安全播出任务。

(七)实施宣传推介提质行动。开展节会效应放大行动,整合举办节会活动,高规格举办好2024年“5·19中国旅游日”甘肃省分会场活动暨临夏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河州牡丹文化嘉年华等14项文旅节会活动。高水平开展好宣传推介活动,州上牵头组织全年在兰州、河西走廊、陕青宁等主要客源城市举办大型文旅推介活动;构建整体宣传矩阵,按照“州上统筹、县市配套、州县(市)联动、全面发力”的“1+8”(1:即临夏州,8:即各县市人民政府)文旅宣传营销总体思路,全力提升全州文旅融媒体精准化、品牌化营销水平,统筹各级宣传资源,建立文旅宣传资源共享机制和宣传矩阵,消除州内平台原创版权壁垒,拍摄制作各类文旅高质量宣传片、短视频、图文攻略等信息,在主流媒体进行推广宣传,在兰州机场航站楼、高铁站、地铁站等醒目位置投放宣传广告。通过自主摄制或邀请第三方的方式,制作一批以沿太子山旅游风情线、环炳灵湖公路为纽带,依托全州国家A级旅游景区等各类景区景点,提炼推出自驾、研学、摄影、徒步、亲子、康养、商务、避暑等不同季节、不同主题的一日、二日、三日游线路。持续完善“一部手机游甘肃”临夏版块,建立常态化运营维护机制,为游客提供最新、最快、最便捷的旅游智慧化资讯服务。加强对外合作交流,摄制完成《漫游河州·时空之径》创意文旅宣传片和纪录片。加强与兰州市、白银市、甘南州等省内兄弟市州横向联系,建立与西宁、海东、银川、西安等周边省市的旅游发展联盟,与省内外文旅公司和旅行社签订引流招徕游客协议,加强与济南市、厦门市东西协作交流,在两地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文旅信息,持续开展济南、厦门市民游临夏等活动。邀请全国各地重点旅行社洽谈、自媒体报道,邀请抖音等平台粉丝量在千万以上的文旅大V或博主,开展“千万粉丝文旅大V”临夏旅拍活动,持续运用微信、快手、抖音、今日头条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推介。

(八)实施服务保障优化行动。加强行业综合监管,突出重点时段、重点节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加强文化、广电、旅游、文物、出版、旅行社等行政监管及执法力度,深入开展“雷霆行动”“扫黄打非”“扫黑除恶”“打击养老诈骗”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强制购物、欺客宰客、非法揽客、诱导消费、文物盗挖等违法违规行为。发挥州文化旅游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作用,加大全州文旅行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坚持日常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集中检查与假日检查相结合,全面加强文旅行业安全生产工作,优化文旅市场运行环境。举办临夏州导游服务技能大赛、全州星级饭店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大赛,组织开展全州文旅行业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升文旅行业安全运营水平。加强人员培训,州上统筹组织开展领导干部、文旅干部知识培训,乡村旅游和景区、酒店、餐饮、出租车等旅游从业人员分层分级培训,引进精品线上课程,把安全生产、文物保护、非遗、广播电视、项目谋划争取、政务服务、行政执法、行业礼仪等各个方面内容融入到培训内容中,通过大范围、强有力的培训提升文旅从业人员、干部职工知识储备和服务水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加大行政执法监督巡查力度,提升“双随机、一公开”行政执法监督效果,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持续推进“放管服”各项任务落实,全面抓好“一件事一次办”“一网通办”“不来即享”和“好差评”等工作,进一步完善投诉舆情处理机制,持续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强化督促考核,制定全州文旅首位产业高质量发展考核评价办法,州委、州政府对各县市文旅产业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并建立奖励机制。成立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文旅重点工作。

局   长:马建霖,电话:0930-6210130

办公室主任:韩玉红,电话:0930-6221342